关注CCTV公益新闻,本网站与央视网、中央电视台无关。

“立红色千秋伟业·敬百年大国匠心”主题画展开幕

CCTV公益网 2020-11-04

     2021年中国共产党将迎来第一个百年纪念,为了庆祝这一隆重历史事件,“立红色千秋伟业·敬百年大国匠心”主题画展暨红墙巨匠陈克永2020个人专场首展《唯与山河争朝夕》,于2020年11月7日在首都北京鸿生艺术馆开幕,礼献建党100周年。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拉开了中国蜕变的序幕,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100年的淬炼,中国共产党带领着全中国人民由民主走向富强,实现了从人民当家做主到大国崛起一个又一个的梦想。对于中国来说,2021年将是一座历史丰碑,镌刻党百年的丰功伟绩!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2021年将是普天同庆、不平凡的一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人在世界舞台被瞩目的骄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锤炼是可歌可泣的,中国共产党的奉献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敬仰的。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不得不提到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灵魂,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文化自信”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朝霞映东岳》悬挂于人民大会堂118厅

  在当代,红墙艺术是红色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红墙”在古代是指故宫,现代指国家机关机构,能挂在国家殿堂的作品被称为“红墙艺术作品”。因为这些国家殿堂是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所以能悬挂在这里的作品可以说是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水平的体现,也是中国的“门面”。红墙艺术不仅丰富了红色文化的内涵,更是陪伴党经历了无数个重要历史时刻。作品能挂在国家殿堂本已是无比难得、无比荣耀,但是陈克永老师的个人作品就占据了国家殿堂的半壁江山,被称为当代红墙巨匠。

陈克永与其作品《丹壑流云图》

  陈克永,1953年生于北京市平谷区,1976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山水画研究院院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市文史馆馆员。近半个世纪陈克永都在服务于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北京市市政府等国家机关机构,1995年《大壑腾云》、《秋清泉气香》、《松泉图》、《燕山风雪》陈列于中南海接待大厅,1998年《东海游龙》悬挂于天安门城楼贵宾厅,2004年《紫气东来》陈列于中纪委礼堂,2011年《万山红遍》陈列于全国政协礼堂,2012年《云横雄峰图》陈列于北京市政府,2014年《华夏腾龙》陈列于北京市政府。2010年两会期间,人民政协报曾用全版对陈克永老师的“红墙山水”进行专题报道;2020年BTV青年频道播出陈克永专题栏目。

  陈克永的作品到底有何独特的魅力呢?观赏陈克永的山水画,第一个引人瞩目之处,就是其颇为壮美的实景,完全超越了具体时空、空间的局限,960万平方千米大美的境象融入尺丈之间,令人为之震撼。他的作品多以大山为主体,层峦叠嶂、风起云涌,展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历经千年江山依旧如此多娇。他的红色山水法度精严、气象雄浑,气势磅礴、意境高远。

  陈克永生于燕山脚下,对燕山有着独到的情怀,陈克永曾说“家乡的山是我最熟悉的,画起来也最有感情。燕山的特色是布满斧劈皴,而且充满北方大山大水的雄浑博大和苍茫气韵,我要用笔提炼出这股精神之气。”他画江山画了近半个世纪,何为江山,江山就是国家,以国为家,是何等高尚的胸怀与气魄!

  这次“立红色千秋伟业·敬百年大国匠心”主题画展,展出了二十余幅陈克永最具代表性的红色题材作品,获得了到场嘉宾——来自中国美协、军事博物馆等社会各界代表的一致好评。一幅《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巨幅黄河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眼球,站在前面,能感受到不是在欣赏一幅画而是站在壶口瀑布前一样,极为壮观。陈克永画黄河给人感觉有一种动态美,黄河水在翻涌流动,画出了黄河咆哮的那股劲,耳边仿佛能听到黄河轰隆作响、江涛翻涌、激起浪花的声响。黄河本来就寓意着民族精神、民族魂,反映出来画者的内心世界是非常积极向上,给观者带来的感觉和影响也是积极的、向上的。

  此次在鸿生艺术馆举办的“立红色千秋伟业·敬百年大国匠心”主题画展活动的圆满成功,将会让到场嘉宾与观众对新时期红色文化与红墙艺术有更深的了解、开拓视野,对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发展成果倍感骄傲与自豪。我们坚信像陈克永这样的中国画家将秉承工匠精神将中国的红色文化与红墙艺术发扬光大!


Copyright @ 2021 by CCTV公益新闻,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