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满足我国居民日益增长的高质量乳肉产品的需求,以草代粮、种草养畜,健全优质饲草供应体系势在必行。国内如今优质牧草缺口巨大,目前一种优质牧草——中华粮草逐渐进入专家视野。该牧草由中科韶华集团有限公司推出,系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优化选育而成,其生长快,周期短,产量高,生命力强,适应性超强,堪称“草中之皇帝”。经过团队多年研发优化,具备巨大发展潜能,有实力带动中国牧草业高质量发展。

       中华粮草自2012年被带到印度尼西亚进行跨纬度培育,尔后经过多年的多地区、多纬度种植、培育及验证,成为了高蛋白、高营养、高产量、高效益的新型牧草,将成为“绿色黄金产业”,被业内人士誉为“富国利民的产业工程”,是发展节粮型养殖业、解决以草代粮问题的最佳选择。

中科韶华集团董事长孙登利(右一)与技术总监朱建民在新疆阿克苏新和县中华粮草沙漠种植基地

       中华粮草具有以下特点:

       速生性:种植后两个月,株高即可达到 1.5 米以上,就能进行第一次收割,再生力特强,夏季一个月左右又可长到1.5-2 米。

       抗逆性强:在含盐量 0.6%、PH 值 8~9.5 的盐碱滩地能正常生长。它的抗盐碱特性对开发利用和改造我国盐碱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命力强:耐寒抗旱,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种。中华粮草耐酸、耐高温、耐干旱、可耐低温及微霜,无需农药除虫,成株后无需铲除杂草,管理简单。

       产量高:北方春、夏、早秋三季,稳产量最少20 吨。南方一年四季种植收获,产量可达 40-60 吨。

       营养丰富:经化验鉴定中华粮草蛋白含量高,总糖含量超过11%,可代替传统牧草成为各大农牧场的首选饲料。无需使用农药,产出的饲料无农残,肉蛋食品可申请绿色产品标识。

       种植、养殖成本低:中华粮草每亩需种苗800棵左右,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肥、农药,只适量追加有机肥。种一次可连续宿根6-7年,可利用年限长达10年左右。种植成本低,因产量高,养殖成本可比粮食饲养低 50%左右。

       利用率高:养殖业:每亩可喂养5-8头牛或 25-50只羊,同时可以加工生物有机颗粒饲料,可以喂养猪、鸡等畜禽,甚至可以作为宠物饲料;生产食用菌:中华粮草可以栽培食用菌、药用菌,生产的菌类经济效益明显高于椴木或木屑,而且品质好;纸浆原料:纤维含量是甘蔗的二倍。其蒸煮时间、漂白度均优于麦草、甘蔗,可制造高档纸品,是一种很有利用价值的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原料;天然饮品:中华粮草汁液丰富且含有18种氨基酸,用其汁制作天然绿色饮料,甘甜可口,天然营养;建材:可应用于生产新型建筑材料的原料,其茎是极佳的纤维板原料,可生产廉价的纤维板用于建筑装饰工程。

       绿化价值高:中华粮草对土壤要求不严,贫瘠土地、沙地、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陡坡地,均能适应生长,在产生经济价值的同时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防尘、降温、增湿、净化空气等功效。

       为更好地发展中华粮草产业,中科韶华集结牧草研发专家团队和行业发展精英,着力推进中华粮草品牌化、科技化、规模化、集约化、高质量发展。中科韶华与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工程实验室、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草原科学研究院等行业权威机构合作,并已成立中科韶华集团农业有限公司和中科韶华(四川)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探索中华粮草的持续优化和新品种、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

       目前,中科韶华集团已在全国12个省培育了中华粮草种苗基地,也与多家产业链大型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包括畜牧业、供应链、公益平台、环保单位等。基于广大的市场需求,也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入,融合多方力量,蓄势勃发。在填补国内优质牧草缺口的同时,降低原料成本、从饲草源头保证乳肉产品更安全、更营养。

       践行优质饲草高质量发展,绿色环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中科韶华集团以“种好草,养好畜,立大业,行善事”为初心,“以草为媒”,利用强劲的科研力量和市场网络发展以中华粮草为核心的种养循环生态产业链,也将不断提升生态种养循环产业链品质及高度,树立行业标杆,夯实产业、科技创新、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