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CCTV公益新闻,本网站与央视网、中央电视台无关。

聚焦惠东“两会:发展社会民生事业 增进民生福祉

CCTV公益网 2021-02-12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刚刚过去的2020年,我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在推动我县发展征程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那么,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在政府改善民生方面的工作怎么看呢?他们又带来了什么想法呢?

在县两会上,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县6所中小学校建成并启用、32所完成改扩建、3所动工建设。新建21所幼儿园,实现“一镇一园”全覆盖。新增4770个学前教育学位、1.28万个义务教育学位,“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县人大代表易小华是潭公中学的教师,她认为,这几年,我县在教育方面高度重视,我县多所学校建设启用具有前瞻性。

”在民生实事方面县政府还是非常关注, 有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十件民生实事中有八件已经完成了年度目标。“县人大代表易小华说。

据了解,我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持续发力。荣超公立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启动建设,完成一批医疗卫生设施标准化建设,建成3个“医联体”和1个“医共体”,城乡医疗服务一体化新格局初步形成。县政协委员周文芳认为,过去一年,我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坚持以民为本,在医疗、养老、扶贫等领域上下足功夫,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从我们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可以看得出来政府是有作为、也做了很多实事,涵盖面非常广, 听了以后也是非常振奋人心,特别是民生方面。”县政协委员周文芳说。

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县部署了2021年工作,下来,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教文卫体各项事业,办好民生实事。针对这一内容,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据了解,下来,我县将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统筹推进学前、义务、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教育事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争取中央和省薄改专项资金,全面实施“两类学校”达标提质建设。建成13所、推进建设19所、动工4所学校。深入实施“阳光招生”“阳光调动”“县管校聘”“学校中层干部交流轮岗”等制度,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均衡配置。

编辑 | 郭锦威 王丁全

记者 | 钟凯怡 张伟健


Copyright @ 2021 by CCTV公益新闻,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